一、水路大件运输的简介
水路大件运输是以船舶为主要运输工具、以港口码头为装卸基地、以水域包括海洋、河流和湖泊为运输活动范围的一种运输方式。
中国加入WTO之后,中国的水路运输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中国造船业也积极制造各个种类的船舶以满足不同商品的进出口需求,包括大件设备运输专用船舶。一些沿海沿江城市通过利用科学的设计理念、先进的设备去建设大型的港口及重特大件设备吊装专用码头。
水路大件运输为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特别为我国核电、水电、大型桥梁工程建设所需重特大件设备运输提供有力的保证。
二、水路大件运输的现状
(一)水路大件运输国内的基本状况
我国水运发展的特点是沿海和远洋运输发展较快,内河长江运输发展较快,但是长江上游支流和运河受航道限制以及枯水季节影响,重特大件货物运输严重受限。
近年来,中国水运业已形成了布局合理、层次分明、功能齐全、优势互补的港口体系;同时全国高等级航道网也基本形成。截至2011年底,我国港口拥有生产用码头泊位31968个,比上年底增加334个。其中,全国港口拥有万吨级及以上泊位1762个,比上年底增加101个。未来中国水运业发展前景整体上是很明朗的。到2020年中国将实现水运业的现代化,中国将实现由海洋大国、航运大国向航运强国的转变。
(二)水路大件运输的优缺点
1.从技术性能看,水路大件运输的优点有:
①运输能力大。同公路、铁路、航空运输方式比较,水路运输能力最大,在长江干线,一艘大件专用船舶的载运能力已超过千吨,沿海最大的顶推驳船队的载运能力达3~4万吨;
②通过性能强。在运输条件良好的航道,通过能力几乎不受限制,尤其是特大件货物运输优势更明显。
2.从经济技术指标上看,水路大件运输的优点有:
①水运建设投资省,水路运输只需利用江河湖海等自然水利资源,除必须投资建造船舶,建设港口之外,沿海航道几乎不需投资,整治航道也仅仅只有铁路建设费用的三分之一到五分之一。
②运输成本低,我国沿海运输成本只有铁路的40%,长江干线运输成本只有铁路运输的70%。
③劳动生产率高,沿海运输劳动生产率是铁路运输的6.4倍,长江干线运输劳动生产率是铁路运输的1.5倍。
④平均运距长,水路运输平均运距分别是铁路运输的2.3倍,公路运输的59倍,民航运输的68%。
3.水路大件运输的主要缺点
①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内河航道和某些港口受季节影响较大,冬季结冰,枯水期水位变低,难以保证全年通航,例如四川岷江、嘉陵江航道;
②运送速度慢,在途运输时间长,会增加货主的流动资金占用量。
总之,水路运输综合优势较为突出,适宜于运距长,运量大,时间性不太强的各种大宗物资运输。
三、水路大件运输的发展趋势
(一)水路大件运输的特点
水路运输的优点是运载能力大、成本低、生产率高、能耗少、投资省,中国水路运输,尤其是海运,在运载能力、成本、生产率、能耗、投资等方面的技术经济指标都优于其他运输方式。
但是水路运输也有弱点:速度慢,环节多,受自然条件影响大,机动灵活性差等。
(二)水路大件运输的分类
1.按贸易种类
水路大件运输可分为外贸运输和内贸运输。外贸运输系指本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贸易运输;内贸运输系指本国内部各地区之间的贸易运输。
2.按航行区域
水路大件运输可分为远洋运输、沿海运输、内河运输。
远洋运输系指国际间的运输,以外贸运输居多;沿海运输系指几个邻近海区间或本海区内的运输,以内贸运输为主;内河运输系指在一条河流(包括运河)上或通过几条河流的运输,一般为国内运输。
3.按运输对象
水路大件运输可按行业分为电力、化工、桥梁建设、大型机械设备制造运输。
4.按运输工具
水路大件运输可分为大件专用船舶、拖驳船队、普通两用船运输。
(三)水路大件运输的基础设施
水路大件运输的基本设施包括航道、船舶、大件装卸码头。
1.大件专用船舶
专用船舶是水路大件运输的主要工具,是大件设备的运输安全能够得到保证的前提。
2.装卸码头
大件装卸码头是水路大件运输中船舶停泊、装卸货物的枢纽,是水路和公路联运得以实现的关键节点。
3.航道
适航的航道是水路大件运输的基础。中国内河航道里程近11万公里,近年来制定了主要通航河流的近期和远期航道规划,进行了有计划的治理,以提高内河航道的通过能力。为适应海洋船舶大型化的趋势,各国对海港的进港航道和港池进行了较大规模的疏浚和拓宽工程。
(四)水路大件运输的发展趋势
1.货源方面
从行业来分,主要有以下几类:
①电力行业:火电、水电、核电、输变电设备;
②化工行业:大型锅炉、净化脱硫装置;
③桥梁建设行业:钢结构、钢箱梁;
④工程车辆制造:起重机械、挖掘机械等。
2.运输方式
大型设备生产商多数集中在东南沿海、长江沿线、四川德阳等重工业城市,国外和东南沿海生产的设备主要通过海运至长江下游,转江运进入长江,长江流域内生产的设备也通过长江运输至各需求企业,四川德阳地区生产的设备主要通过公路运输至乐山,再转船运进入长江,到达上海等地转海运出口。
由于运输地点不同,运输方式也存在多样性,有公水联运、铁水联运、江海联运方式。
3.船舶方面
海洋运输船舶今后仍将沿着专用和多用途并举的方向发展。内河运输船舶则视航道条件、枯洪水季节、大件设备重量、尺寸规格选择船型,特别是岷江、金沙江、嘉陵江、湘江、京杭运河等需要选择吃水浅、发动机功率高、油料消耗低的船舶,载重吨位在一千吨左右。
4.港口方面
港口建设将同工业区的发展紧密结合,将建设大量深水专业化码头。装卸设备和工艺将向高效率和专用化方向发展。通过疏浚,进出港航道和码头前沿水深将获得改善。水陆联运、水水联运将得到发展,以增大港口的集疏运能力。
5.经营管理方面
船舶选型、装卸工艺和设备选型以及运输组织方案的确定,均将从全局出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前提,通过技术经济论证进行分析比较,选出最优方案。
随着中国经济进行新常态,大件运输行业竞争将更加激烈,已经进入微利时代,必须应用系统工程、全面质量管理等方法进行科学管理,用现代化管理手段──电子计算机收集、储存、处理运输管理工作中的信息,进行水路运输计划的综合平衡和技术经济预测,力求在水路运输生产过程中以最少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消耗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安全工作,安全是企业的生命,没有安全就谈不上效益。如果发生较大安全事故,将会给企业带来毁灭性打击,甚至会导致企业破产。
6.航道方面
国内航运网的规划和建设受到政府充分重视。航道疏浚和整治投入逐年加大,随着长江上游支流金沙江、岷江和嘉陵江进行渠化治理,航道等级和通航能力将得到很大提高,大件运输船舶通过能力将得到改善。
上一条:史无前例!太重成功陆运最大铸件 成为全国大件运输典范
下一条:合肥华荣大件保障《周恩来总理50050座机运输》 |
返回列表 |